中新社曼谷3月16日電 (記者 李映民)泰國是稻米生產和出口大國,大多數農民依靠種植稻米獲取經濟收入。泰國總理府副發(fā)言人卡尼卡16日透露,泰國政府致力于推動大米加工產品的開發(fā),挖掘泰國大米的附加值,以此讓農民增加收入擺脫貧困。
卡尼卡表示,由于大米價格下跌、泰國大米出口減少、大米生產成本上升以及自然災害的原因,使目前泰國很多農民面臨經濟困境,政府因此致力于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,例如提供財政補貼幫助農民購買水稻種子、幫助農民應對自然災害,財政補貼的金額超過17億泰銖(約3.4億元人民幣)。
卡尼卡說,泰國農業(yè)與合作社部通過開發(fā)新的大米加工制品、對稻米生產的剩余物進行加工利用,挖掘泰國大米的附加值,以此增加農民收入。
同時,泰國政府還推出“智慧農民”培訓項目,幫助農民掌握新技術,提高稻米的產量和質量,增加經濟收入。(完)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